晋升速度最快的大清皇后:统摄后宫大权30年,却死得不明不白_孝贞显_咸丰_慈安
说起清朝那些后妃的晋升速度,董鄂妃无疑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名字。董鄂妃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从普通宫女晋升为皇贵妃,要不是孝庄太皇太后坚决反对,顺治皇帝或许早已废除原后宫,选择董鄂妃继位成为中宫。
然而,清朝历史上其实还有一位晋升速度更快的后妃,堪称坐上了“火箭”,她就是慈安——孝贞显皇后。这位皇后入宫后仅用了40天便从妃子升至皇后,迅速步入了权力的巅峰。值得注意的是,她在中国近代史中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,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。
孝贞显皇后出生在满洲镶黄旗,她的出身就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。镶黄旗作为清朝的上三旗之一,历来代表着显赫的地位。正因为如此,孝贞显皇后的家族背景显得格外显赫,她的祖先是清朝的贵族。她来自著名的钮祜禄氏家族,属于额亦都的后裔,而额亦都更是清朝开国的功臣之一。
展开剩余75%孝贞显皇后的家族背景更加复杂而深远。她的七世祖车尔格曾任户部尚书,相当于今天的民政部部长,拥有骑都尉和云骑尉的世袭爵位。车尔格的妹妹还是皇太极的原配,这位女子曾因闯入汗宫乘轿被努尔哈赤训斥,最终被皇太极休弃。车尔格的儿子巴喀和孙子永寿则相对较为平凡,只分别担任了护军参领和笔帖式。直到车尔格的曾孙遵住的崛起,家族才重新焕发了光彩。他娶了大学士尹继善的女儿,之后两个儿子分别成为了总兵和户部尚书,而其中担任总兵的便是孝贞显皇后的曾祖父策普坦。
再往上追溯,孝贞显皇后的祖父福克京阿曾任西宁办事大臣,家族血脉可谓源远流长。福克京阿的独子穆扬阿便是孝贞显皇后的父亲。她的父亲曾任广西右江道,即今天的区长职务,显现出其家族的显赫地位。孝贞显皇后有一个哥哥广科,继承了三等承恩公的爵位,两个姐妹分别嫁入了庄王府,和尚书德文的儿子及奉恩将军绵林成婚。
从孝贞显皇后的家世来看,毫无疑问,她出身显赫,嫁入皇宫成为皇后是完全符合家族背景的。然而,她并不是一开始就以皇后的身份进入宫中。她最初进入宫中时,封号为“贞嫔”,是在咸丰二年由选秀选入宫中的。那时,咸丰帝刚继位不久,便命令举行选秀,最终选中了四位女子,分别是贞嫔、英贵人、兰贵人和丽贵人,其中“贞嫔”便是孝贞显皇后。
四月二十七日,贞嫔和英贵人被召入宫。贞嫔的封号“贞”在满洲语中代表着贞节,意指纯洁、正直,可以看出她是作为预备皇后的身份入宫的,而咸丰皇帝显然也有意让她成为自己的正妻。没想到,仅仅一个月后,贞嫔便被晋封为贵妃,且仅仅12天后,便一跃成为皇后。如此飞速的晋升,实属空前,虽然因为她是作为预备皇后身份入宫,这种晋升也变得可以理解。
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咸丰不一开始就让孝贞显皇后直接以皇后的身份进入宫中呢?原因在于,咸丰继位时,正面临着一系列的财政压力和宫廷事务。咸丰的前任孝德显皇后早已去世,而咸丰在继位初期,还需处理其父亲和祖母的丧事,并对太平天国进行镇压。对于这些事宜,宫廷的财力捉襟见肘,因此为了节省开销,咸丰决定让孝贞先作为妃子入宫,待适当时机再将她封为皇后,这样便避免了盛大的婚礼开销。
此后的安排也证明了孝贞显皇后的能力和皇后角色的可靠性。她虽然身患虚弱的身体,甚至被形容为宫廷中的“林黛玉”,但在处理政事时,她展现了不凡的决策能力。即使身体抱恙,孝贞显皇后依然在皇宫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,并未阻碍其日后政治生涯的巅峰。
咸丰帝去世后,将帝位传给了幼年的儿子——同治帝。由于年幼,同治帝并没有实际权力,因此咸丰提前为他设定了辅政大臣。更为关键的是,咸丰还设法避免了权臣的专权和后宫的干预,设立了“御赏”和“同道堂”两枚印章以制约权臣。然而,尽管咸丰的这一安排看似周密,但它依然存在潜在的风险,若是两宫皇太后和大臣之间的力量失衡,政局就可能失控。
果不其然,咸丰去世不久,慈安和慈禧联手发动了政变,迅速夺取了实权。两宫皇太后掌控了后宫大权,其中慈安以其德行和稳重,处理朝政事项时深得大臣信任,而慈禧则以其聪明才智,主导了政治决策和朝中大事。这两位女性看似各有所长,但在实际的宫廷斗争中,也难免会有矛盾。比如,在同治帝婚事的选拔上,慈安和慈禧就有过激烈的意见分歧,而这也成为了两位太后之间权力争斗的象征。
慈安去世的原因至今仍然成为了争议的话题。光绪七年,慈安太后突然病逝,许多人怀疑她是被人毒害,目标嫌疑人正是慈禧。然而,通过史料的考证,我们可以看到,慈安生前确实有长期的健康问题,且早在同治帝即位时就曾多次因病倒下。再者,慈禧在慈安去世后表现得十分冷静,召见了大臣们并主持了丧礼,展现出并无害意的迹象。因此,慈安的死或许真的是因病去世,而非他杀。
至于她的葬礼,孝贞显皇后最终安葬在昌瑞山南麓的普祥峪,葬于定东陵,经过加封,她的谥号为“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”。这位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女性,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